去年11月,网上有一段视频被许多家长疯狂转发。视频中讲述的是一个就读三年级的男孩,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资料图】
一天,男孩的老师与他进行沟通,希望他能把心思放回学习上。不承想,男孩居然向老师提出要休学玩游戏的请求。他的父母见劝阻无望,便心生一计,决定试试“以毒攻毒”:“既然要专心打游戏,那我们肯定要打出成果吧。为此,爸爸妈妈帮你制定了玩游戏的计划。”
孩子一听父母同意他休学玩游戏,还希望他能打出成果,高兴极了。接着,父母跟他说他们制定的计划,就是在他“休学”期间,每天打游戏的时间要达到16小时,并且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对当天游戏的战绩进行复盘。同时,他们还要求孩子三餐要按时吃,如果错过吃饭时间就只能饿肚子。而这些条件,孩子统统答应了。
紧接着,这对父母为了给孩子进行降维打击,还背着儿子,偷偷请了游戏高手来与孩子对决。
据妈妈讲述,这个计划才执行3天,孩子便崩溃了4次。
看到这里,不少网友都纷纷表示,妈妈这种让孩子短时间内打到吐的做法,实在太高明了。但也有网友对此表示怀疑。这种做法真的有效吗?
其实,这种通过短时间内让人对某一行为产生不愉快、或厌恶的感受,进而让其减少或者戒除某种行为的做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厌恶疗法。
那么,这种厌恶疗法真的可以戒除孩子的网瘾吗?
这种厌恶疗法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心理学家巴普洛夫的两组条件反射实验。
在第一组实验中,他直接把食物放到狗的嘴里,此时,他发现只要狗的嘴里有食物,它就会分泌出唾液。他将狗的这种本能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射。
接着,他又进行了第二组实验。与上组实验不同的是,他在给狗提供食物时,会同时摇响铃铛。连续进行多次后,他发现即使不给狗提供肉了,狗在听到铃铛响时,嘴里也会分泌出唾液来。巴普洛夫将这一现象称为条件反射。
也就是说,当两种原本不相关的行为,被多次关联到一起时,即便后面只出现一种行为,之前同步出现的另一种行为产生的感受,也会被同步唤起。我们常说的“望梅止渴”,也是这一道理。
厌恶疗法正是运用这一理论,将患者的某种不良行为,与某一不好的感受建立关联,进而使其减少或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
开头中案例中的父母,正是利用了这一方法,故意制造场景,让孩子将打网络游戏与不愉快、厌恶的感受建立了联系,进而帮助孩子戒除网瘾。
这种方法,在短期内确实有效。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不少的副作用。
厌恶疗法会有什么副作用?
前面我们讲了,厌恶疗法会让孩子对游戏产生不愉快的感受,这种不愉快肯定会造成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生理上的不适有头痛、恶心、记忆力减退等;心理上的不适有丧失自信、情绪抑郁、仇亲等。
比如,开头说到的那位妈妈,让孩子一天打16小时的游戏,对孩子的眼睛及身体健康肯定会有伤害。另外,请游戏高手与孩子对决来打击孩子,虽然会让孩子对游戏失去信心。但当这种打击超过孩子承受能力时,孩子可能会将这种不自信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长为一个不自信的人。
多年前,红极一时的雷电法王杨永信,就曾利用电击来戒除孩子网瘾。其实,这也是厌恶疗法。
然而,人们发现,孩子在杨永信那治疗后,虽然不再玩游戏了,但许多孩子却因此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2016年,就曾有一名黑龙江的女孩,因网瘾被父母送到了杨永信那里治疗。4个月后,经杨永信机构内部评估,女孩已成功脱离网瘾。然而,女孩回家后就将其母亲勒死了。
厌恶疗法一旦使用不当,就会给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伤害。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孩子戒除网瘾呢?
首先,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互动。
不少家长一回到家就玩手机或忙自己的事情,这不仅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还会错失与孩子互动的机会。当孩子无聊时,就很容易被网络游戏吸引。
当父母愿意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玩耍,多与孩子互动,那么,孩子就不会无聊,也就不会去玩网络游戏了。
此外,父母与孩子多互动,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亲子关系好了,孩子也更会服从父母的管教。
其次,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用健康的习惯代替网络游戏。
这个需要家长平时用心观察,找到孩子健康的行为习惯或兴趣。比如跑步、游泳、画画、音乐等,当孩子把兴趣转移到这些健康的行为上时,就自然而然地会远离网络游戏了。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这些健康的行为呢?这点我们可以向游戏设计者学习。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设计人员按照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的。别说孩子玩了容易沉迷,许多大人也会沉迷于此。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在于游戏具有很好的激励机制。
那么,我们也可以将为这些行为制定一些类似于游戏的奖励规则。比如:可以和孩子约定,跑步多长时间或多少行程可以获得10个积分。当孩子积满100积分时,可以帮孩子实现一个愿望。以此来激励孩子养成健康的习惯。
同时,家长还需要知道的是,帮孩子戒除网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除了需要一定的方法外,还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及时间的投入。相信做到这些,父母一定能够帮助孩子戒除网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