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沙区龙穴岛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 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从广州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推动南沙开发开放”“把南沙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新引擎”不难看出,南沙开发开放的根本出路就在高质量发展。
在1月30日的广州市南沙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扬表示,今年南沙全区上下将持续强化“精明增长”理念,聚焦重点任务、瞄准主攻方向,以谋求高质量发展。近日,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走进南沙。南都记者观察到,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中,“开发开放”的理念正在南沙自上而下地传导。而创新作为强大的核心动力,南沙正紧抓这一“关键变量”谋求“最大增量”。
【资料图】
开发
优质项目抢滩掀起“建设潮”
吴扬在去年底曾指出,南沙全域面积803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强度仅23%,可使用的产业用地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他推介称,南沙投资空间充裕,土地开发灵活,在弹性出让工业用地等政策下具有价格优势。这并非意味着盲目地、无条件地开发。“我们都知道,岸线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南沙在龙穴岛给我们规划了一个科考码头。”在龙穴岛东北角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该局基建处副处长许晓东告诉南都记者。占地面积298亩的科考码头是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主体于2022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码头岸线长1000米,泊位长700米,建有5个科考船泊位。作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大型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和即将自主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钻采、大洋科学钻探等业务的重要支撑与岸基保障设施,科考码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产业用地进一步开发,一大批优质项目抢滩南沙掀起“建设潮”。南沙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今年要推动约110个续建项目、40个竣工项目、60个新开工项目、40个前期项目建设,所有项目均列清进度和具体责任人。
政府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各建设主体也在“加码”回应。例如,2007年落户南沙的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海缝”),产值已从最初的5000万元跃升至去年的近20亿元。面对国家乃至全球大力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以传统燃油车零部件占业务主体的广州海缝已做好整体转身的准备。“新能源汽车属于现在,也代表未来。我们正规划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一定会把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整体战略布局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海缝总经理郭晓欣表示,公司总占地4.6万平方米的南沙小虎岛智能化厂区正紧锣密鼓地建设,预计2023年年底投产。
同样争取在今年年底建成的,还有位于南沙自贸区内22万平方米的骏德汇产业园。骏德商业集团董事杨宛莹表示,它将与目前南沙综合保税区内13万平方米的骏德汇物流园,组成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骏德汇寰球美酒美食综合体,集聚美酒美食产业链全要素,实现关内关外业务无缝协同联动。
开放
打造“买卖全球”跨境贸易通道
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中,南沙将被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开放”无疑是南沙的发展使命。
南沙区副区长马洁红表示,南沙将从三个方面发力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落地见效。其中之一便是加快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据她介绍,南沙将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等重要开放平台建设,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打造大湾区国际集拼中心和华南冷链分拨中心,大湾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贸易通道。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为“走出去”“引进来”企业在南沙集聚提供支持助力。
即将诞生的骏德汇寰球美酒美食综合体,无疑是南沙开放红利的直接受益者。杨宛莹称:“《南沙方案》出台后,尤其是恢复通关之后,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类型的企业前来咨询,包括租赁场地、仓库和办公用地,数量明显增多了。”杨宛莹仔细研究过,大湾区内尚未出现食品类的跨境贸易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为此,骏德商业集团希望借助更多政策利好及政府支持,打造这样一个平台,为世界美食优品便捷登陆广州南沙、增值辐射全中国及东盟10国,提供大湾区全产业链质优价廉高效的服务。就在2月27日,南沙“离岸易”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南沙开发区商务局副局长陈君毅介绍,此次启动的“离岸易”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了离岸贸易风险监测体系及反映离岸贸易真实经济贡献的统计体系,利用新兴科技手段构建“数字贸易、金融业务和银企服务”三位一体的跨境数字贸易基础设施,解决真实性校验难、重复性审核难、业务流程长等新型国际贸易业务发展痛点,协同港澳加快打造“买全球、卖全球”跨境贸易通道,全面提升南沙国际贸易能级。
创新
“关键变量”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2月3日,南沙区科技系统党委2023年第一次会议举行。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区科技系统党委书记谢伟在会上表示,要认识南沙开发开放的根本出路在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在创新,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南沙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此次调研行可见,企业早已形成共识。
1月初,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在南沙正式落成。该基地总规划占地面积约600亩,其中一期用地100亩,主要用于开展系列化固体、液体运载火箭的生产、试验、总装及测试工作,年产可达30发运载火箭,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千亿级规模,打造成为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连日来,基地现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访客,工作人员一遍遍介绍着“新的期待”: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已在厂房内开展总装与测试工作,拟于今年5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南都记者还了解到,当前,基地指挥中心的软硬件正在升级完善,未来将有可能实现运载火箭由南沙制造、南沙发射的目标。
作为南沙“商业独角兽”企业之一,中科宇航拥有100多项技术专利,基本覆盖所有商业航天核心技术。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小伟表示,未来期望借助南沙在技术、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在大湾区形成从发动机的试验、总装测试到整体火箭的生产、总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郭晓欣也给广州海缝设定了一个目标:成为大湾区内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头部核心企业,这也激发他不断突破创新的门槛。“我们每年会以10%的目标经费投入研发,这几年也在加强知识产权专利等方面的资源导入,希望政府能更好地引导我们不断提升经验,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摄影:南都记者 何玉帅